作者 / 乔苗儿
在现有的国( guó)产剧谱系里,鲜少存在这( zhè)样一部从内容到形式都( dōu)如此“开放”的作品:
它兼具( jù)悬念感的高度类型化和( hé)奇幻的无定法,六位主演( yǎn)饰演一个角色的不同人( rén)格;
它将现实社会与虚拟( nǐ)世界的边界打破,用游戏( xì)感联通,有观众叫它“中国( guó)版《黑镜》”或“中国版《24 个比利( lì)》”;
它在观感上千人千面,见( jiàn)仁见智,有门槛但不设限( xiàn),观众不再将“看不懂”归咎( jiù)于叙事的青涩疏漏,而是( shì)自觉加入“倒回去重看”大( dà)军,重新以玩家身份进入( rù)剧情,继续冒险。
当这场仅( jǐn)有 8 集体量的《在人间》的人( rén)格融合大冒险进度条拉( lā)到 75% 时,观众心目中“确证”已( yǐ)经连接起的“线索链条”再( zài)度面临推翻重建:
贾小朵( duǒ)和徐天,到底谁是主人格( gé)?在人格驱离的这场围猎( liè)里,已经产生情感羁绊、宛( wǎn)如复制黏贴的贾小朵和( hé)徐天是否注定要有一个( gè)彻底消失?如果王阳名、柳( liǔ)条儿、铁林都是由徐天创( chuàng)痛过往分裂出的副人格( gé),假设贾小朵也是徐天的( de)副人格,她由何产生,会是( shì)爱吗?石一本是独立的人( rén),还是徐天的副人格之一( yī),他会起到什么作用?
还有( yǒu)太多谜团(或者想象的空( kōng)间)留给观众。
但我们似乎( hū)也有底气“下定论”:《在人间( jiān)》以一场关于多重人格与( yǔ)精神救赎的叙事实验,打( dǎ)破了传统表达的桎梏。当( dāng)贾小朵与徐天在人格碎( suì)片的碰撞中不断解构自( zì)我又重塑自我时,剧集早( zǎo)已超越爱情题材的常规( guī)框架,成为一面映照当代( dài)社会集体焦虑的棱镜,以( yǐ)极具突破性的艺术探索( suǒ)为国产剧创作开辟了新( xīn)的可能。
高概念叙事:
在人( rén)格宇宙中构建存在主义( yì)寓言
《在人间》的突破性首( shǒu)先体现在对“多重人格”这( zhè)一心理现象的哲学化重( zhòng)构。不同于以往作品对多( duō)重人格的猎奇式展现,《在( zài)人间》专注于人格间的情( qíng)感纠葛与成长救赎,其背( bèi)后折射的是现代人在功( gōng)利社会中对本真自我的( de)守护。
剧中主人公徐天体( tǐ)内觉醒的六重人格,并非( fēi)猎奇式的病理展示,而是( shì)被赋予深刻的现实隐喻( yù)。贾小朵、柳条儿、虞旦、王阳( yáng)名、铁林,乃至如今仍旧面( miàn)目模糊的石一本,他们之( zhī)于徐天,是完整灵魂的一( yī)部分——第二集的灵魂列车( chē)与第六集的西山疗愈院( yuàn)连在一起,方能拼凑线索( suǒ)的闭环。
“觉醒”之初的贾小( xiǎo)朵代替徐天,在灵魂列车( chē)上完成“人格驱离”的任务( wù),外科医生虞旦苦等母亲( qīn)的一封家书无果;备受容( róng)貌焦虑和被广场综合症( zhèng)困扰的柳条儿留下“天大( dà)地大,那就自由了”一句话( huà)之后跳下列车完成自我( wǒ)解脱;铁林不语,以致在列( liè)车上引发雪崩,甚至在第( dì)六集石一本讲述的故事( shì)里,差点对贾小朵进行“反( fǎn)杀”。如果硬要对号入座,徐( xú)天的副人格们或许对应( yīng)着各式普遍的都市症候( hòu),有职场的焦虑,内心的空( kōng)洞不自信,由原生家庭亲( qīn)情产生的长久遗憾和创( chuàng)痛……
线索千丝万缕,于剧情( qíng)理解而言只不过是冰山( shān)一角,但对于观众来说,由( yóu)此延伸的现实扣问却如( rú)山呼海啸——每个徐天心里( lǐ)都住着一个贾小朵,那个( gè)理想中可望而不可及的( de)完美自己,那个苦苦追寻( xún)而仍有可能永远失去的( de)“伴儿”。
这种将心理现象与( yǔ)社会现实深度勾连的叙( xù)事方式,使高概念设定具( jù)备了直击时代痛点的思( sī)想力量,让观众在奇幻剧( jù)情中看到自身在多重身( shēn)份间挣扎的影子。
徐天人( rén)格之间的寄生与对抗关( guān)系,实则成为现代人在社( shè)会规训下自我异化的戏( xì)剧化投射。每个(副)人格都( dōu)是主体被压抑的情感碎( suì)片,它们在虚拟空间中的( de)“厮杀”与“共生”,本质上是个( gè)体在多重社会角色中寻( xún)找自我主体性的精神博( bó)弈,是存在主义哲学关于( yú)“人如何在异化中确证自( zì)我”命题的具象化表达。
先( xiān)锋性表达:
颠覆传统范式( shì)的视听语言革命
《在人间( jiān)》以近乎激进的姿态颠覆( fù)了传统影视剧的叙事范( fàn)式,开创了以情绪流动主( zhǔ)导叙事的新路径。剧集摒( bǐng)弃了“起承转合”的线性结( jié)构,转而以角色情感的涨( zhǎng)落作为叙事节拍器。在意( yì)识构建的虚拟世界里,网( wǎng)约车司机徐天与他的乘( chéng)客贾小朵成为彼此的灵( líng)魂伴侣,寻找爱情和寻找( zhǎo)自我在虚实交织中耦合( hé)。
这种碎片化的叙事逻辑( jí),使 8 集篇幅承载了传统剧( jù)集数十集的心理纵深,令( lìng)观众得以“拼图式”认知主( zhǔ)动参与剧情解构,在信息( xī)的重组中完成对“徐天”精( jīng)神世界的深度探索。
在视( shì)听语言的运用上,《在人间( jiān)》展现出强烈的先锋实验( yàn)色彩。肩扛镜头的晃动模( mó)拟人格切换时的眩晕感( gǎn),变焦镜头在角色情绪爆( bào)发瞬间的突然拉近,将细( xì)微的表情变化放大为整( zhěng)个画面的情感主调。最令( lìng)人难忘的莫过于徐天第( dì)一次“成为”贾小朵时一段( duàn)长达 9 分钟的情绪更迭,从( cóng)窃喜到迷惘,再到惊恐、愤( fèn)怒,个体的迷失渗透在层( céng)层递进的情绪里,剧情的( de)情感主线从爱情转向自( zì)我认知,这种叙事重心的( de)偏移,打破了类型剧对观( guān)众情感预期的习惯性迎( yíng)合,转而引导观众思考“自( zì)我与他者”“个体与社会”的( de)深层命题。这种不媚俗、不( bù)流俗的创作态度,正是先( xiān)锋性表达的精神内核。
声( shēng)音设计在剧中同样承担( dān)着叙事功能。蜂鸣声与水( shuǐ)流声的交替、呐喊声的戛( jiá)然而止、霓虹灯管的频闪( shǎn),共同构建起充满张力的( de)声场空间。尤其是作为剧( jù)中重要意象,计时器不时( shí)发出的蜂鸣,一方面昭示( shì)着人格的切换,另外一方( fāng)面也作为虚实空间交替( tì)的信号。于爱情层面,那是( shì)“情深不寿”的遗憾,上升到( dào)哲学维度,是本我自我超( chāo)我面对现实时对个体主( zhǔ)导权的争夺,是“我们以何( hé)种面貌面对世界”的究极( jí)追问。
风格化美学:
赛博质( zhì)感与表现主义的当代融( róng)合
《在人间》构建了一套极( jí)具辨识度的视觉美学体( tǐ)系,将赛博朋克的未来质( zhì)感与表现主义的心理外( wài)化巧妙融合。重庆的水雾( wù)质地和“ 8D 魔幻立体风”为剧( jù)集提供天然载体,令城市( shì)的钢筋水泥丛林成为“徐( xú)天和贾小朵”们难以逾越( yuè)的精神困境和试图藏身( shēn)的精神家园,同时在视觉( jué)层面完成了对“都市异化( huà)”这一现代性命题的具象( xiàng)诠释。
剧中怪诞的意象承( chéng)载无穷解的隐喻:倒计时( shí)钟表、飞驰的列车、鸵鸟、蝴( hú)蝶、鹰,或唯美浪漫,或神秘( mì)危险,解读的话筒交给观( guān)众。如果说鸵鸟与逃避相( xiāng)对,鹰与原始生命力相彰( zhāng),如今最悬而未决的莫过( guò)于横亘在虚拟和现实时( shí)空的那扇门,上面的钥匙( shi)与锁孔——或许它在不同场( chǎng)景中完成从“束缚”到“救赎( shú)”的语义转换——当“徐天”用虚( xū)拟空间的钥匙打开现实( shí)公寓的门时,符号的能指( zhǐ)与所指实现颠覆性重构( gòu),自我认知的突破方能解( jiě)锁现实困境的隐喻变得( dé)显化。
在色彩与光影的运( yùn)用上,剧集展现出强烈的( de)风格化特征。灵魂列车穿( chuān)越山河四季,在逐渐消失( shī)的轨道上奔驰向前;密室( shì)中悬吊的巨型人脸雕塑( sù)洞见个体内心世界的不( bù)同侧面;这些极具意识流( liú)色彩的画面,不仅服务于( yú)叙事,更成为独立的艺术( shù)表达——当贾小朵与徐天在( zài)空荡荡的车厢内中相拥( yōng),车厢灯光在两人身上投( tóu)射出交叠的光晕,“我永远( yuǎn)爱我自己”“我永远是自己( jǐ)的伴儿”的设定早已超越( yuè)爱情维度,化为永恒的浪( làng)漫。
《在人间》的先锋实验如( rú)同一座精神灯塔,在内容( róng)同质化的洪流中,劈开逆( nì)流而上的浪花。它提醒着( zhe)我们:影视艺术最震撼人( rén)心的力量,从来不仅在于( yú)讲好一个故事,更在于它( tā)能否以创新的形式、深刻( kè)的思考和不懈的探索,穿( chuān)透生活的表象,照亮那些( xiē)被日常琐碎掩埋的存在( zài)真相,让我们在光怪陆离( lí)的影像奇观中,最终辨认( rèn)出自己灵魂深处那些模( mó)糊而真切的倒影。
它是一( yī)场冒险,一次挑战,更是一( yī)份邀请——邀请观众共同踏( tà)入那个名为“自我”的、最深( shēn)邃也最迷人的迷宫。这份( fèn)勇气与真诚,正是其作为( wèi)“新范式”最宝贵的价值所( suǒ)在。
zsh762079852(微信 ID)